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长清新校区占地1829亩,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087.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87.1万册、电子图书50.9万册、古籍善本3万册,有配置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学校设置15个二级学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97处实践教学基地、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研究生教育层次完备。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589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86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立项牵头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7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4项,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23项。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
国际教育学院是学校面向海外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国际教育学院大楼位于校园内,建筑面积约5300平米,集教学、办公、食宿、娱乐为一体,可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国际教育学院常年接收各种学历层次、中医药各学科的外国留学生和台港澳学生可以用英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为留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现有本科以上学生三百余人,每年招收各类短期学习和进修生。国际教育学院设有办公室、留学生管理科、教学管理科和对外培训科。
国际教育学院的全体员工真诚欢迎广大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青年学生踊跃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