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视界 > 人物志 > 正文

山中医“八老”| 张珍玉教授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4-29 】

山中医“八老”| 张珍玉教授

悬壶济世 桃李芬芳

——记我校老一辈名老中医张珍玉教授

undefined

undefined

张珍玉(1920-2005),别号虚静,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张珍玉1920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中医世家,16岁随父习医。20世纪40年代始独立行医,50年代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医。20世纪50年代青岛市中医学校成立,张珍玉作为优秀青年中医首批被安排进修。1956年,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张珍玉作为师资培养对象首批被推荐入校。1958年,作为高水平师资培养对象被选派赴南京参加卫生部主办的中医教学研究班深造。1959年,入山东中医学院执教,成为我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创始人和奠基者。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被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开始师带徒。他治学严谨,多次主持自编教材,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撰写。编著、出版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指导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奖。积数十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治咳之要在宣降”“脾胃分治论”“肝失疏泄”包括“肝气逆”与“肝气郁”两证等学术界公认的新理论和成果。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历任山东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研究会委员、黄帝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医基础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习医之路薪火家传

张珍玉出生于中医世家,家父悬壶青岛,医术精湛。1936年张珍玉16岁中学毕业后迁居青岛,开始以父为师的习医之路。第一步从背诵内容浅显易懂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学起。父亲要求甚严,经常“抽查”,提出其中的一句,要求必须熟练地往下背诵。两年时间,他四本书全部背熟。继而转入了第二阶段的学习,攻读《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学习方法仍然是背诵。家父的观点是:学无捷径,多记多背,打好基础,临证时才能得心应手。得益于严父施教,张珍玉很快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经过数年随父见习的耳濡目染,已较熟悉临床常见病证和诊病常识。以此为基础,他开始了第三步习医经历,结合临床实践,加深理论理解。经历了随父见习的学医过程后,张珍玉转入门诊看病实习。他诊过病人,向家父汇报病情,说明理法方药,对证,才让开方,否则,父亲再给讲解。正是经历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磨炼,成就了张珍玉在而立之年的精湛医术,如他曾诊治一远亲,系如死状,医院不予治抬回家中,请他处方,他仅凭病人目赤一症断为阳厥,予四逆散两剂而苏。另一男性病人已过而立,久患胃疾身羸但脉却弦大,他诊毕说:此脉症不合谓之逆,此疾难已,未开处方,不久病人果逝。

著书育人重视思路

1956年,张珍玉被选调到位于济南历城县灵岩寺寺庙的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从医疗到教学,对张珍玉来说又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和考验,没有教学经验,当时学校刚成立,也没有教材。他边备课,边教学,边编写教材,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分类选编了《黄帝内经摘要》作为教材。这期间他体验到了初涉教学的艰辛,更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1959年,张珍玉登上了山东中医学院的讲台,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伊始,张珍玉同样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问题,他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致力于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

办学初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从20世纪60年代始张珍玉先后承担《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难经》等多门中医基础课程的本专科教学工作。张珍玉在严谨的治学环境中学医,在实践中习医,造就了他朴实无华,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他在教学中,常仿家父施教之法,考查鞭策学生。张珍玉教学重视培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他的教学深入浅出,从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思维方法。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是能否学好中医的至胜法宝,张珍玉重视培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方法可谓是抓住了学好中医的命脉。

重视经典学以致用

张珍玉特别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他经常说:中医学之所以富有生命力,在于其理想的临床疗效,而好的疗效源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理论的根基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作,这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因此,重视中医理论研究必须从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入手。积多年研究《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的成果,他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独著出版了《黄帝内经摘要语释》,主编出版了《灵枢经语释》;20世纪70年代公开发表了“病机十九条临床应用”“简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的五郁及其临床意义”。80年代独著出版了《内难经通论》,并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连载了“读《内经》札记(一)—(八)”等多篇代表他经典理论的研究论著。文中不乏他研读经典的真知灼见,经典指导临床的体会。

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张珍玉提倡“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研究思想,反对为经典而经典的研究方法,将经典理论验之于临床,从实践中找答案,真正体现了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理念。

临床辨证脏腑为

张珍玉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善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实践中既重视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更强调要总结临床,深化理论,提高疗效。如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竞争、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紧张、心理障碍以及人际关系不和等因素而罹患的临床病证日渐增多。张珍玉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临床现状,于20世纪80年代始深入研究中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肝藏象理论,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提出:“诸病皆可从肝治”的理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和精髓,张珍玉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临证强调辨证论治,特别重视脏腑辨证,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他结合多年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提出了“治咳之要在宣降”理论,自拟“桑薄清宣汤”一方,临证加减治疗外感咳嗽,常获神效。

张珍玉临床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的验案不胜枚举,体现了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灵活化裁古方的特点,且对于不少疑难杂病,亦常有出乎意料的治疗效果。如知柏地黄丸加减治愈不射精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愈咬牙案;逍遥散加减治愈血精案、乳泣案……可谓辨证中肯,效如桴鼓。

医德仁术芳名流传

张珍玉医术名扬四海,医德更是有口皆碑。他不仅是医疗战线上“医乃仁术”的传授者,更是“医乃仁术”的践行者,在他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常见仁术之举:对所有求诊病人不论是乡村贫困农民,还是城镇大款;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也不管是国民抑或洋人都一视同仁。他常说:作为一名好医生,对病人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因此,他在临床诊察过程中,体贴病人不愠不躁,询问病情根据需要,闲话不多说,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病人冒然到家中造访,他从不厌烦;有人忘记“挂号”,他照看不误;四面八方的各种求治信件,他在百忙中都一一回复;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病人得到就诊机会,更是为了让学生多见识一些病种,他到85高龄时仍坚持门诊,有几次他感冒还带病坚持门诊,一般从早晨7点多工作至中午12点多,此情此景,不仅让学生,更让求诊的病人感动不已。他临证用药以药性轻灵,药味少,药量小见长,堪称经方一派,临证时,不需吃药的便不开药,3剂药能愈的不开6剂,廉价药能解决的不用贵重药,既节省了药材避免了浪费,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被患者称为“给老百姓看病的医生”,更体现了“医乃仁术”的真谛。

养生之道身心并调

张珍玉到85岁高龄时,除耳朵听力需借助听器外,仍精神矍铄,反应灵敏,思路清晰,一直工作在博士教学和临床带教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回顾张珍玉长寿的一生,自有他独到的养生之道和秘诀。

张珍玉推崇《素问·上古天真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之道。他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才能使人体经脉气血流通畅达,运动活动四肢,健运脾气,才能保证饮食的充分消化吸收,这样身体才能健康,疾病就不会发生。

张珍玉重视精神调养,他推崇《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论,强调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

除了日常的出诊看病,张珍玉的业余生活也格外充实,他虽非书法家,但其字极富艺术感和个性化,不少患者都珍藏着他亲笔书写出的病案和处方,以做纪念;为鼓励学生奋发图强,他赠于学生“学海无涯”以勉励……张珍玉提笔作画也并不外行,行笔洒脱,画出的牵牛花栩栩如生,他还有一手好棋……他常说:“这些活动并非只是娱乐,而是通过书画的过程修养身心,特别是锻炼大脑的灵敏度,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张珍玉将“静以养心”的养生理念,渗透在他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是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达到了一种宁静而致远的境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