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并茂 理用兼优
——记我校老一辈名老中医张灿玾教授
张灿玾(1928-2017),字昭华,中共党员,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灿玾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70余年。1984年至1988年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任职期间,在指导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委员及文献分会常委、仲景学说专委会顾问、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顾问委员会委员与山东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在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试述标本学说的精神实质》一文,获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优秀论文奖;《遗精方治遗精梦泄》一文,被收入《中国特色医疗新技术》一书,并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中医文献专业教材3种,参编著作20余种,校注与校点中医古籍10余部。百余万字《中医古籍文献学》专著,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出版专著《黄帝内经文献研究》。1988年及1995年两次被山东省委与评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12月,被山东中医药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3年9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及终身理事的荣誉。2003年12月,被山东省人事厅与卫生厅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称号,2006年6月,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5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评为国医大师后的六年中,相继出版《温病学讲义》《感证治法与类方》及4部“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张灿玾医论医话集》《中医文献学(修订版)》《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修订版)》《保元堂三世医案》等专著。
整理文献翰墨耕耘
张灿玾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前后达十余年,不仅整理中医古籍成绩斐然,还著有史志著作及中医古籍理论著作。
(一)古医籍整理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政府组织的有规模的中医籍整理工作有两次,分别为七本古医籍的校注语译工作及十一本古籍整理工作,张灿玾均参与其事。
张灿玾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在承担的《针灸甲乙经校注》研究的书稿完成后,得到评审专家及出版社的高度评价,认为“本书资料丰富,校刊翔实,训解得当,按语精辟,可谓集古今针灸研究之大成……代表了九十年代初研究的最新水平。”
(二)古医籍点校
张灿玾在中医古籍整理研究方面,除卫生部中医司重点课题外,还与所内其他同志承担了一些部级二类医籍及自选医籍的点校,共计有《松峰说疫》《六因条辨》《小儿药证直诀》等书。其中有些书自问世以来,从未正式刊印过,仅存稿本,幸赖张灿玾等点校,方能流传于世。
多科临证博采众长
张灿玾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自调入山东中医学院之后,他教学之余,曾多次在附院门诊带学生实习。“文革”期间,他还曾在济南铁厂卫生所边讲课边应诊。“文革”后,他虽在行政岗位任职多年,并再次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古籍整理重点课题,但他始终不曾放弃应诊。一般只能在暇时于家中为患者看病,而且始终坚持多科应诊,展现出博采众长的家风。
(一)辨证宜多面化,临证宜个性化
中医学术流派纷呈,每一派均有自己的长处与特点。张灿玾认为不宜固守一家,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他临证既用经方,也用时方,据病情灵活选用,此所谓“辨证宜多面化”。此外,临证宜个性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发病,其症状表现、发展、转归均有所不同,故治疗时应因人而异。
(二)治病宜标本兼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张灿玾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应分清主次缓急,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的原则进行治疗。对于久病之人,应以脾胃为本,因脾胃是后天之本,若是脾胃受伤,则化源不足,疾病则迁延难愈。
(三)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执政
张灿玾认为,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执政的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多处论及。治病用药如用兵,犹如排兵布阵,进退有章有法;治病又如执政,有王道与霸道之分。
(四)用药须注重双向及多向配伍
人体健康是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此为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故张灿玾用药注重药性辛苦升降的平衡,注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散中有敛、敛中有散,辛开苦降并用。
(五)治病善治人
张灿玾认为,治病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决不可“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医生治疗疾病是一个双边活动,不仅医生应认真负责,还应善于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争取病人的合作。
治学严谨思想独到
从张灿玾行医七十余年的历史来看,他不仅形成了个人的诊疗思想,而且在学习与实践中,也形成了他个人的治学思想。
(一)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张灿玾青少年时期,仅读完六年小学,便辍学从医,由父亲教读一些中医启蒙读物。凡是规定要读的书,必须达到能熟练背诵的程度,同时需参阅诸多相关文献。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张灿玾出身于中医世家,亲见祖父和父亲为病人看病的情景,稍长和学医期间,又亲自参与了力所能及的医事活动,并亲眼看到了很多危重病人通过治疗常可起死回生。在长期的体验中,对中医的理论和疗效自是坚信不疑。张灿玾认为要建立对中医理论的信念和中医疗效的确认,最好是早临床和多临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开心目中的诸多疑惑。
(三)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张灿玾的行医历程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是从事临床工作,此时乃是忙于诊务,业余时间继续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第二段,主要是从事教学工作。第三段,主要从事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通过上述三点,张灿玾认为,能把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结合为一体,方可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把握中医学术,真正体验到中医学术的博大精深。
(四)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中医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对医学问题的研究,要解决某些高难度的问题,离开了文献学的知识、思路和方法,都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医文并重对一个高明的医家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张灿玾在少年时代,父亲就经常要他多读书、勤读书,因此,他养成了喜欢读书和藏书的习惯。他在医学领域里面能够做出卓著的成绩来,跟这个条件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提供了源头活水,方可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六)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根据张灿玾个人几十年学习和实践的体会,中医学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扬光大,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学术上,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不断继承前人的成就,然后再去进行新的发展和新的创造,使它不断地提高。
文兴艺趣摄生养性
张灿玾自少年时起,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激发和培养了多种兴趣与爱好,使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即使在压力、病伤等的干扰下,他依然善于化解矛盾,保养形神,颐养天年。
(一)诗词、散文
张灿玾自幼喜欢诗词,自青年时期,开始进行写作,在报刊杂志及诗词文集等发表了300余首。其有诗词意犹未尽时,亦常别撰散文,借壮山河之多姿,凭吊古今遗事,以抒胸膺。
(二)音乐、歌曲
张灿玾曾任村剧团导演兼司乐队,学奏过诸多民族乐器,后习西洋乐器小提琴,并自学五线谱,晚年又习古琴。张灿玾喜爱歌曲,搜集抄录昔年名曲成册,尝思杏林春风,惠及苍生,然古今作曲者,无人惠及,于是自度多曲,以颂岐黄大业。
(三)戏剧
因受家庭影响,张灿玾自幼喜爱京剧,对文武场活,均可操作,尤擅京胡。来济后,由于业务工作繁忙,演出机会不多,偶为票友清唱伴奏。晚年兴至时,则偶或操琴自娱。
(四)书法篆刻
张灿玾青年时期,稍习书法。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亦及于篆刻,不仅是书法的另一种美化艺术,亦可藉诸篆刻,设计内容,遣兴抒怀,自言其志。
(五)赏石抒怀
张灿玾迨至晚年,偶有闲情,喜自制山石盆景,以小见大,聊寄情怀。后渐及于对奇石之观赏。极尽大自然之工力,鬼斧神凿,浑然天成。晚年有藏石百余件,俱为题名,且赋诗自赏,故别号“百石翁”。
张灿玾的一生,是工作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自少年时始,从祖父与父亲习医,时正值抗战时期,兼做些社会工作,后即悬壶乡里,1959年九月调山东中医学院执教。在七十余年的生涯中,他不仅在临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在行政管理方面,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曾自治一印“穷莫坠青云志,老当怀骐骥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追求的是知识,他热爱的是事业。在他自撰的“八十春秋回首往事”一文中,曾自述其体会:我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是党培养了我,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我是只有读过六年小学的文化水平,我必须不停顿的努力奋斗,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这不是一种生财致富之道;公私难以兼顾,忠孝不能两全。
这也是张灿玾为自己的一生所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