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视界 > 说校友 > 正文

说校友 | 苏志福:扎根雪域高原,弘扬中医精神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 发布日期:2024-09-13 】

在雪域高原的广袤天地间,有一位来自山东的中医药学子,他带着母校的深情厚谊,怀着对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走上了西藏这片神秘的净土。他就是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届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现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藏医院治未病科的中医师——苏志福。

五年前,苏志福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从山东到西藏,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远行,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怀揣着内心的理想,他毅然决定扎根西藏,为高原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原反应、语言障碍以及文化差异等挑战并没有让苏志福退缩,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工作动力。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探索,将中医外治疗法与藏医特色疗法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无论是脾胃病、妇科疾病,还是颈肩腰腿痛症,苏志福都能娴熟运用中医藏医结合的外治疗法,为患者解除病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工作之余,苏志福也时常回忆起在母校的求学时光,写下了致母校的一封信。

致母校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校:

您好!

作为一名已经毕业并来到西藏工作的医生,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激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自从我离开母校,踏上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已经过去了数载。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援藏医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要感谢您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在母校的学习时光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您不仅传授了我丰富的医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严谨的学术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品质和知识让我在西藏的工作中能够迅速适应并发挥作用。

五年前,带着学校的期望和家人的牵挂,怀着敬畏和好奇,我来到了西藏这片神秘的净土,开始了我一生最大的转折——从学生转变为医生。2019年8月6日,我到西藏大学前去报到,在那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三个月后,我拿到了“优秀学员”等次顺利结业。10月底,我们一行五人应组织部安排到日喀则市藏医院报到,我被分配到藏医治未病科工作。治未病科是我院的新生科室,由于西藏当地没有“治未病”的概念,我科实际以针灸理疗为主。当时只有两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加上我和另一名康复医生的入职,科室有医护人员六名。同年12月份,我们一行五人被选派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学习,先后跟范晓华主任学习康复针灸疗法,跟孟迎春老师学习刺血疗法,跟韩科老师学习醒神开窍针法,跟王海泉老师学习了无烟灸和临床推拿。六个月时间收获满满,回本院后将这些疗法在我院推广应用,并在临床带教中毫无保留地教给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生。

我是我院唯一一个中医专业医生,入职后没人能教我中医临床技能,我便以患者为师,以书本为师,遇到问题立即翻书查阅资料,同时请教藏医前辈,用中藏医结合的思维去辩证论治,多年来一直都是一边治病一边学习。在西藏,我面对的是与内地截然不同的医疗环境和患者群体。这里的高原环境、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挑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医者仁心”的内涵。我始终牢记母校的校训:厚德怀仁,博学笃行,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看到许多患者因为我们的努力而重获健康,也感受到了藏族同胞对我们的信任和感激,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

五年来,在科主任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大胆地开展了各项中医外治疗法,积极学习藏医特色外治疗法,尝试中藏医结合治疗我科常见病,受院领导和患者高度肯定,先后获得我院“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优秀个人”称号。

母校,我想对您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您的教诲,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为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母校将继续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添砖加瓦,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致

敬礼!

2019届针推5班毕业生 苏志福

2024年9月3日

校友简介

苏志福,我校针灸推拿专业2014级校友,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藏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擅长中藏医结合外治疗法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病、妇科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