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视界 > 说校友 > 正文

聚焦!2024全国两会上的山中医校友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 发布日期:2024-03-10 】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召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位校友履职本次全国两会。

张洪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抓好教育传承和延续创新是应有之义和迫在眉睫之举。” 学校1980级中医学专业本科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保健医疗部主任张洪春如此表示。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洪春今年提交了关于强化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提案。张洪春强调,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培育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土壤,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为此,我们应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张洪春说。据张洪春观察,近年来,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陆续展开,许多地方也开始尝试在中小学校开设中医药课堂,编写中医药读本。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大部分授课教师没有经过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培训,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不足,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一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效果欠佳。并且,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内容过于深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传统的中医药科普知识内容较枯燥、传播形式单一,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无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价值。

唐旭东

“小到感冒,大到慢性病、疑难病,中医药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1987级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委员表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唐旭东委员说:“我们要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应用好。”

唐旭东委员建议,各部门要联合加强中药饮片及中药材在种植、炮制、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系统质量管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吃上好中药;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惠及基层特别是乡村百姓;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让更多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孙蓉

“中医药理论、临床用药经验都应该传承下去,名优中成药都应该把疗效说清楚、讲明白、听得懂、用得好。” 学校1999级方剂学硕士研究生校友,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第二医院教授孙蓉说。

“今年我的提案将聚焦如何让中医药创新可持续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孙蓉认为,这在中药产业的落地端需要三个方面因素:市场有需求才“能创新”,价格有优势才“愿创新”,企业有盈利才“可创新”。“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认真深入调研,努力以高质量提案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委员履职过程中,孙蓉习惯用严谨的科研态度为提案撰写做准备。自2013年成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开始,她一边向前辈委员讨教履职经验,一边铺下身子搞调研,履职能力日益提升,领衔撰写提案几十个。2023年,她提交的《关于加强基础研究,源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案,切中时弊,问题清晰,建议准确,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

“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政协委员,履职的过程让我越来越清晰、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孙蓉说,履职经历在科研视野之外大大拓宽了她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视野,让她更清晰地定位自己在建设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

徐凤芹

徐凤芹,学校2000级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主任。多年来,她一直关注养老服务领域,去年专门在北京、河北做了几次养老服务的调研。

近年来,我国围绕老年群体出台了多项政策,《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相继印发,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徐凤芹委员表示,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她提出,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打通低龄老年人就业路径,完善工伤险等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为。徐凤芹委员说,社区在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市场力量建设了很多养老驿站,提供日间照料和托管等服务。

智慧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可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需求。当前,智慧养老服务逐步进入养老机构、进入社区、进入家庭。“智老化”“适老化”改造成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数字技术创新与城市治理场景不断融合,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高质量运行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幸福度和老年人家庭的整体生活品质。徐凤芹委员表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和家用机器人发展很快,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智慧养老产业,让更多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