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视界 > 说校友 > 正文

说校友|史俍元:脉诊传神,仁心济世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 发布日期:2025-03-24 】

史俍元攻读专著

“望闻问切识神机,医术高明真仙女。”这是患者对史俍元医生的由衷赞誉。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优秀校友,史俍元以其扎实的脉诊技术和独特的诊疗理念,在中医领域默默耕耘,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健康与希望。”

史俍元擅长通过脉诊探察体质、个性及潜在疾病,尤其在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她继承并发展了齐向华教授创立的“系统辨证脉学”,将传统脉诊与现代诊疗需求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脉诊体系。诊脉时,她注重“患者不说话,让脉象说话”,通过寸关尺三个部位的细微变化,精准判断患者的体质、性格特征、情感创伤及潜在疾病,并结合中药、针灸及心理疏导进行综合治疗。她的诊室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半个心理门诊”,深受信赖。

史俍元接诊病人

在2016-2020年贵州省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中,史俍元作为骨干力量,将她的脉诊技术和“治未病”理念带到了安顺市中医院。她通过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开展麦粒灸、耳穴疗法、经络穴位诊断、穴位贴敷、放血疗法等十几种技术,显著扩大了治未病科的治疗范围,涵盖崩漏、痛经、头痛、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内科病症。不仅如此,史俍元组建了健康宣教、指导咨询、评估和干预区域,将科室面积扩大一倍,床位由6张增至15张。她还为科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仪器配备建议和人员培养计划,使科室人员由一医一护增加到三位医生、五名护士。在她的努力下,安顺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的门诊量翻了一番,短短3个月,治未病科焕然一新,中医及“治未病”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她因脉诊技术精湛、诊断精准且兼具心理疏导功能引发广泛关注,其门诊一号难求,患者需提前30天以上预约,抢号难度被形容为“比春运火车票还难”。但仍不阻碍云南、广西、贵阳和安顺周边山区的民众和少数民族前来看诊。

史俍元接诊病人

“脉诊之道,在于心静。”史俍元认为,脉诊不仅仅是简单的“摸脉”,更是一种与患者心灵的沟通,是医者仁心的体现。史俍元坦言,为了提高手指的敏感度,她对自己的双手呵护有加。日常生活中,她会尽量避免干粗活、弹吉他等对手指有摩擦的行为,甚至连洗衣服都要戴上手套。除了对手指的呵护,史俍元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她认为,脉诊是一个禅定的过程,需要医者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患者的振动频率中。

如今,史俍元回到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北院区,继续致力于治未病科的发展,在她的规划下,中医养生和预防宣教工作得到了显著加强,让中医“治未病”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从黔中山区到黄海之滨,史俍元始终以脉为镜,以心为医,用精湛技艺播撒着“治未病”的星火,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续写着济世篇章,激励后学者向她学习进步。

校友简介

史俍元,我校2005级中医专业本科校友,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师承山东名中医齐向华教授,专精于脉诊技术与中医“治未病”领域。现任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北院区治未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山东省第二批中医药科普专家,山东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获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巾帼建功标兵,安顺市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2016-2020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特殊贡献个人等称号。2021年7月2日,中共安顺市委授予其“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