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s)这一曾经引起过广泛关注的中药成分,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也就此问题及时作出了回应。
那么,马兜铃酸究竟是何方神圣,作为普通人群又该如何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呢?
马兜铃酸,何方神圣?
马兜铃酸也被称为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种硝基菲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中。其中,马兜铃、汉防己、天仙藤、细辛等均为常用的中草药。
中医理论认为,马兜铃属的中草药具有利尿、抗感染、消炎、抗蛇毒和抗癌等功效,因而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实践中。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在1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药性论》中,就有马兜铃科药材的入药记录。根据记录,其有“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可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甚至存在引发肾癌的风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马兜铃酸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对马兜铃酸药物的警报。
2002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马兜铃酸列为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下令禁止使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
2003年及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关木通、青木香和广防己的药材标准。
2012年,IARC进一步将马兜铃酸列为Ⅰ类致癌物质。至此,马兜铃酸成为“众矢之的”。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
绕开这些中药安全认识误区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说“中药副作用小,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毒副作用都是相对而言的。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历来都很重视对中药安全性的研究,也从没回避中药毒副作用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是药三分毒”之说,在中药临床应用上更有“十八反”和“十九畏”之论述。《神农本草经》也明确将其收录的365种药物按药性、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先人早已认识到部分中药是有毒性的。
对中药的合理应用,十分有讲究,既要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疗效果,又要重视可能导致或加剧毒副作用产生的关键环节。比如,药物采收的时间、药物的配伍、用药部位、加工炮制等都甚为关键。
中药的临床应用,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比葫芦画瓢”。中医理论认为,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中药有寒热温凉之性,临证用药应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
中医讲究辨证处方选药配伍,随证加减,同时要注意用药禁忌和用量,要做到“中病即止”。中医“用药之妙,在于剂量”,抛开剂量谈组方、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药品都不能随意大剂量、长时间服用。
针对目前人们对中药安全性认识的不足,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中药合理用药的宣传,使广大公众客观认识中药安全性问题;既要防止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错误宣传,也要防止片面夸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不能因类似“马兜铃酸”药物的毒性存在而否定中医药的疗效。
加强中药安全性的基础研究是保证传统中医药继续发扬传承的“护身符”。加强中药材种植、炮制的研究,从源头上解决中药原料的质量问题;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中药毒性作用机制,阐明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毒性产生的主要症状和靶器官以及中毒解救的方法,扬长避短,为中医药这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监护和药物的毒性防治提供依据。
刘继勇:药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达医晓护”旗下科普栏目主编李福伦对此文亦有贡献)